廣州市j9九游会AG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值得信賴的外貿供應鏈綜合服務平台

電話谘詢

電話谘詢

PHONE CONSULTING

020-82298848

在線谘詢

在線谘詢

ONLINE CONSULTING
在線客服 售後谘詢
在線谘詢
在線谘詢
關注我們 微博地址 j9九游会AG微信公眾號
j9九游会AG資訊j9九游会AG資訊
外貿綜合服務與產品服務與產品
核心服務
增值服務
供應鏈服務
聯係方式聯係方式
  • 電話:020-82298848
  • 傳真:020-82296428
  • 網址:www.hnnxcf.com
  • 郵箱:gzyakuai@163.com
  • 地址:廣州市黃埔區黃埔東路俊雅
             北街 3 號金碧領秀國際中心
             908
j9九游会AG資訊-中國外貿的質量效益型發展趨勢將進一步顯現-橫幅圖片

中國外貿的質量效益型發展趨勢將進一步顯現

 日期:2014-5-19 17:43:43

2013年前11個月中國外貿增幅為7.7%,與年初的預測值基本一致。在外貿運行環境發生根本變化,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的情況下,中國外貿能實現這一增幅已屬不易,而且在這一數值背後,也顯露出一些值得稱道的亮點與變化,預計2014年中國外貿在“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政策框架下,在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推動下,在國內各項改革紅利不斷釋放的情況下,有望實現高於2013年的增長,中國外貿的質量效益型發展趨勢將進一步顯現。

  2013

  年中國外貿的亮點與變化

  2013年中國進出口貿易較上年繼續好轉,總體特征可以用“低速波動,調整轉型”來概括。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1~11月,進出口總值3.7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7%,其中出口2萬億美元,增長8.3%;進口1.77萬億美元,增長7.1%,貿易順差2341.5億美元,擴大18.3%。進出口增幅較2012年同期高出1.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高1個百分點,進口高3個百分點。僅從數據來看,2013年中國外貿的確存在著一些不如人意的問題,如年初的套利貿易導致廣東、深圳等地的出口虛高,分別達到70%90%;季度進出口波動較大,一季度13.5%,二季度4.3%,三季度6%,未形成穩定增長的態勢;傳統外貿大省、歐美日傳統市場、外資企業、加工貿易等曾經支撐外貿高速增長的傳統優勢指標依然低迷,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一些新的亮點與變化。

  較為突出的亮點主要變現在四個方麵:一是出口規模繼續擴大,市場份額持續提升。201311月出口增速提升至兩位數,達12.7%,月度出口值達到2022.1億美元,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成為我國外貿發展史上的又一個新裏程碑。在全球貿易增長不足3%的背景下,中國外貿的國際市場份額將進一步上升;二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勢仍然保持。2013年,紡織品、服裝、箱包、鞋類、玩具、家具、塑料製品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4181.7億美元,增長11.1%,占出口總值的18.8%;三是中西部地區出口持續活躍。江西、河南、湖北和新疆等省區的出口增速分別為18.6%17.9%17.9%11%;四是進口條件改善,能源資源性產品進口量增價減。其中,鐵礦砂、煤、原油進口數量分別增長10.9%15.1%3.2%,進口均價則分別下跌0.7%11.7%4.7%

  突出的變化表現在三個方麵,這些變化雖然在前幾年已經逐漸顯露,但在2013年表現得更為明顯:一是由加工貿易主導型向一般貿易主導型轉變。2013年前11個月,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僅增長0.8%,低於外貿總體增速6.9個百分點,占我國外貿總值的比重已經降至32.6%,較上年同期下降2.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一般貿易進出口則增長9.2%,占我國外貿總值比重升至52.8%,較上年同期提高0.73個百分點。一般貿易的上升不僅顯示了我國對外貿易正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同時也表明了外貿發展對支撐宏觀經濟穩定運營方麵的作用進一步上升,因為一般貿易的擴大對國內生產和就業拉動作用更大;二是外資拉動型向內資驅動型轉變。我國外貿增長曆史上主要依靠外資進出口拉動,2013年外資進出口增幅僅為0.9%,占我國外貿總值已經降至46.2%,較上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而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21.9%,高出外貿總體增速14.2個百分點,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3.2%,較上年同期提高了2.1個百分點;三是貿易國別地區向多元化轉變。與美歐日的貿易占我國貿易總值的比重為33.42%,較上年同期減少了2.01個百分點,而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則持續增長,與東盟和非洲的貿易占我國貿易總值的比重均超過了10%

  鑒於以上變化,我們應對中國外貿當前低速增長態勢予以客觀評價,要認識到中國作為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已經很難維持大幅度的增長,經過調整後的外貿增長方式和貿易結構將更能真實地反映中國外貿目前的實際競爭力,經過轉型後的中國外貿企業已經體現了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和潛在的競爭優勢,這些變化正在逐漸成為我國外貿未來新的增長點。目前的關鍵是應加快改變市場環境,加快培育這些新增長點的競爭優勢,形成和傳統優勢的相輔相成效應,則中國外貿仍有望保持可持續的增長能力。

  2014

  年中國外貿發展麵臨的製約因素與困境

  從2014年的世界經濟形勢來看,雖然已表現出溫和複蘇跡象,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有望好於2013年,但是整體的結構調整仍未出現明顯改觀,金融風險的不確定性依然較大,尤其是美國經濟仍在量化寬鬆政策間搖擺,導致市場波動不斷,成為全球金融風險的潛在隱患。據IMF預計,2014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6%,發達經濟體預計增長2%,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經濟增速將回落到3%~5%左右。全球經濟仍麵臨基礎不穩、動力不足、速度不均等問題,且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複蘇進程仍然艱難曲折。這些因素致使中國外貿的外部需求不容樂觀,而中國經濟內部結構性問題和產能過剩的消化也難以在短時間內調整恢複到位,2014年中國外貿仍將麵臨複雜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發展困境,應特別關注以下幾個方麵變化:

  首先,發達國家推動國際貿易規則重塑,對中國將形成新的挑戰。近年來,美國為掌控國際貿易投資規則製定主導權,積極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以及國際服務貿易協定(TISA),這些協定將涉及在競爭政策、貿易便利化、原產地標準、勞工標準、市場開放、環境產品等領域形成最新規則,表明美歐等國試圖推動建立並超越WTO之外的規則體係,這些規則將對WTO多邊體係規則構成挑戰並將麵臨調整的可能性,從而形成全球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由於這些協定皆將中國排除在外,即使未來中國加入TPP,也麵臨市場開放和適應新規則的諸多挑戰,很難發揮中國在參與製定新的全球貿易投資規則方麵的話語權,對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極為不利。所以需要國內認真考慮加快涉外經濟體製的改革和創新,以適應新的競爭環境。

  其次,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與其它大國間、與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間的競爭加劇,麵對的貿易摩擦還會進一步上升。截至201311月底,已有22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94起貿易救濟調查,同比增長22%,其中反傾銷58起、反補貼3起、雙反15起、保障措施18起。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升級,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和高端製造業同發達國家的產品競爭將日益加劇。同時,隨著部分新興經濟體出口能力的提升,在傳統製造業領域同我國產品的競爭將不斷上升。鑒於現階段的發展特征,預計2014年還會進一步增加,將成為中國外貿的最主要威脅之一。對此,我國應采取內外兼修的方法從容應對。對外認真把握案例性質,加強應對應訴工作;對內應進一步規範競爭環境,創造公平的法製的營商環境,逐步緩解貿易摩擦形勢。

  第三,中國傳統競爭優勢持續減弱,其中最主要的是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價格上漲現象突出。2012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比上年減少345萬人,2013年中國已進入勞動力供給下降的拐點,且勞動力平均薪資較2010年增長了近50%。同時,資源短缺狀況突出,對能源需求大量增加,而日益嚴重的霧霾現象也使得環境保護的壓力進一步增大。此外,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累計升值超過33%,匯率升值壓縮了中國外貿企業的盈利空間,而利差的存在又增加了套利貿易和熱錢流入的風險。2014年,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向好,人民幣匯率仍將呈穩步升值趨勢。IMF預測,2014~2020年,中國人口紅利和全要素勞動生產率增長皆會下降。中國外貿進入了傳統競爭優勢減弱,新的競爭優勢仍未形成艱難的過渡期,需要我們大膽推動各項市場化的改革措施,切實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有關措施,激活民間的投資熱情和內在發展動能,確保中國全球製造業中心和貿易大國地位。

  第四,關注產業向外轉移的動態和影響。目前中國勞動力成本較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高出5~7倍,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已開始向東南亞國家轉移,尤其是外資企業轉移動向明顯。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2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1年流入東南亞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1170億美元,同比增長26%,而中國的同期增長率不到8%。東南亞國家開始形成產業集聚發展格局,越南為製鞋基地,孟加拉為製衣基地,柬埔寨為紡織基地,並形成了在歐美日市場與中國市場的替代效應,2010~2013年,在我國對日本出口逐漸下降的同時,東南亞國家對日本出口增速則達到30%左右。目前勞動密集型產業仍占中國出口產品約70%左右,製造業生產力和規模變化直接關係到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水平。從理論上來說,中國仍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仍是中國的競爭優勢,也是中國外貿出口的根本,如果不能形成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則產業轉移還會加劇,不但會降低中國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拖累進出口增幅,影響國內就業,甚至有可能出現產業空心化的風險。

  2014

  采取措施促進中國外貿穩定增長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新一輪改革開放框架,其目的是要通過解決製約中國經濟發展的體製機製問題,使中國經濟更具活力和競爭力,使改革開放的紅利能夠更多地惠及中國經濟及國民福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保持傳統出口優勢,創造新的比較優勢。明年為確保外貿的穩定增長,重點應加強以下幾方麵工作:

  一是要繼續推動貿易便利化。

  目前在外貿內部成本和外部環境壓力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減緩傳統外貿增長壓力從中長期看是堅持結構調整,但短期看落實貿易便利化措施至關重要。2014年有兩個有利條件,一是政府轉變職能將有利於推動貿易便利化措施;二是落實巴厘島協議有必要繼續推動貿易便利化措施。宏觀層麵,要加強法律體係建設,繼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簡化市場準入條件及政府的行政審批,提高政府對企業的服務水平。要加大市場體係建設,加強誠信體係和電子商務建設,推進投融資體製改革,為企業發展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要通過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準貿易規則相適應的貿易便利化促進體係,並盡快形成在全國範圍的可複製。微觀層麵,從2014年起,加快推動進出口貿易報關單一窗口建設,要從貿易便利化涉及的各個環節,包括政策、通關、許可、檢驗檢疫、運輸、支付、金融要求、貿易促進、電子商務、數據傳輸、信息提供、基礎設施等入手,簡化和協調貿易程序、減少貿易障礙、降低交易成本。

  二是要加快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建立自由貿易區,通過消除與相關國家的的貿易壁壘,實現地區經濟一體化,可以為中國的產業國際化拓展更大空間,為企業進出口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中國應避免與發達國家正麵對抗,要認識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與現實,采取迂回漸進的策略參與區域經濟合作。自由貿易區戰略應重點實現三個突破,一是提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合作層次,擴大市場開放,促進投資帶動型貿易;二是推動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或優先突破中韓自貿區談判,對中韓貿易企業提供更多便利,並盡可能吸引韓國企業加強同中國高端製造業的合作;三是與一些具有加工製造業優勢的國家加強產業合作,特別要加強同歐洲及德國的產業合作,引導外資企業將中高端製造業部分留在國內,發展跨國產業鏈促進型貿易。四是除上海外,創作條件增設更多的具有不同特色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並實施積極的貿易促進戰略。

  三是要改善投資環境、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2014年起,我國將對760多種進口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平均優惠幅度達60%,這對擴大進口會起到積極作用,關鍵要解決好擴大進口與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相互促進作用,加大對裝備製造業的投資力度,解決好投資環境的製約及金融信貸的障礙,形成不同經營主體、充分競爭的發展環境,要加大對現有製造業員工的技術培訓,全麵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術創新能力,確保全要素勞動生產力的不斷提升,鼓勵企業加大對高新技術及產品的進口;要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設備進口,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構建中國製造業新的競爭優勢。

  四是要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從當前外貿發展現狀來看,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已迫在眉睫。2014年,要根據市場主導,創新驅動的原則,全麵啟動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工作。首先,要培育以“技術、質量、品牌、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其次,要熟悉全球價值鏈競爭的新模式,熟悉研究不同產業和不同產品其價值鏈構成的主要特征,找準企業的定位,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學會在全球範圍內優化配置資源,形成利益最大化;第三,要培育綜合要素優勢,通過有效配置和調動優勢要素,使分散的資源和要素集聚合力,形成具有持續發展動能及適應國際市場需求及變化的綜合競爭能力。政府要在法律體係建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上加大力度;企業要加快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以質量和效益的穩步提升,全麵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同時,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服務、協調、組織和促進功能。要通過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實現中國外貿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上的全麵提升。